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博体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
革命往事之张国焘叛逃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21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22

1937年8月,红军改编为八路军,分三个师奔赴抗日前线。

后方组成了陕甘宁边区政府,林伯渠为主席,张国焘为副主席。林伯渠去西安搞统战工作,张国焘就做了代主席。

至少在公开场合,同志们之间很客气,张国焘在党内还坐在前几位的位置上。

一切看起来都过去了。

1、张主席的生活

边区政府在延安最好的房子里,是当年传教士修建的。张国焘住的房间甚至有地板和弹簧床。而当时上自毛泽东,下至老百姓都住窑洞睡土炕。

张国焘的隔壁住着秘书长伍修权。张国焘怀疑伍修权是中央派来监视他的。

他怀疑得没错,是这样的。

伍修权在回忆录中说,是中组部部长李富春分配我去的,看张国焘是否搞鬼。他对我也一样,彼此互怀戒备,心照不宣。

1937年9月,分离七年的夫人杨子烈从上海赶到了延安。杨子烈的到来,对张国焘是极大的安慰,他居然过上了安定的家庭生活。

杨子烈是中共早期的党员。张国焘去鄂豫皖苏区后,杨子烈就与先生失去了联系。在上海,杨子烈一直躲避着国民党的搜捕,历尽千辛万苦,但她一直在等着张国焘。

不久,他们9岁的儿子也从家乡来到了延安,一家人终于团聚了。

就连张国焘尚且妻离子散这么多年,可见我们革命先辈们对国家民族的付出是多么的伟大而无私。

2、遥远的新疆重燃批判

1937年底,在中央代表邓发的主持下,西路军驻新疆人员中又开始了批判张国焘路线的斗争。

从遥远的新疆点燃的导火索,进而导致了延安的张国焘的出逃。

新疆原来的中央代表是陈云。

1937年11月14日,一架来自苏联的飞机到达乌鲁木齐,上面坐着王明和康生,他们把陈云同机带回了延安。

然后政治局候补委员邓发来了。

邓发来新疆的一项主要任务,就是在西路军人员中开展批判张国焘路线的斗争。

1937年11月27日,西路军工委通过了一个决议,对张国焘路线作了第一次批判。

可是邓发对决议很不满意。

在一些重大问题上,西路军工委都保持了沉默,或者根本不承认。

比如,毛泽东说张国焘发密电企图危害中央,西路军工委没有人说一句话。

比如,中央说张国焘土匪主义,西路军工委只说是工作方式不对。

比如,西路军问题,西路军工委没有人说是张国焘叫四方面军渡河的。

新疆的同志只是部分地接受了中央的意见。新疆的同志对中央有意见。

1937年12月初,在请示了延安后,邓发宣布中央决定:李先念、李卓然、程世才、李天焕、曾传六、郭天民等西路军指挥员回延安。部队交邓发同志管理。

3、秘密处决李特、黄超

留在乌鲁木齐的西路军高级干部只剩下西路军参谋长李特和5军政委黄超。

送走了西路军工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后,邓发终于敢放手批判张国焘路线了。

1938年1月,邓发组织留下的人进行了第二次批判张国焘错误路线的学习。邓发就张国焘的问题作了长篇报告。

邓发在中央决议的基础上进行了个人发挥。他点了一串四方面军领导干部的名,讲了很多全盘否定四方面军的话。

留下来的李特和黄超两人,显然不同意邓发对红四方面军和西路军的否定,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。

约在1938年1月,李特和黄超被邓发戴上托派的帽子。

秘密处决。

李特和黄超之死,至今还是一个谜团。

四方面军的两名高级干部,居然不明不白无声无息地消失了。

4、张国焘决心出逃

“李特、黄超就是托派。他们在迪化经邓发审问,已招认是托派,并已枪决了。”

当王明在谈话中对张国焘说出这句话时,张国焘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震动。

张国焘再也忍耐不住,厉声指责王明把自己同志当托派来清除。

王明见张国焘神色愤怒,说这件事我们改日再谈吧。便匆匆走了。

从这天起,张国焘变得心神不定。

中央对他的斗争和批判,张国焘还能接受。但王明的归来,却使他产生了死亡的恐怖。

李特、黄超已被处死,接下来不就是张国焘自己吗?显然,张国焘对王明的手段很清楚。

1931年1月,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后,何孟雄、林育南等人就是在王明的打击陷害下,被国民党逮捕杀害的。

张国焘自己在鄂豫皖苏区肃反,杀害过那么多红军将领。如果中央清算他的这些罪恶,后果可想而知。

张国焘决定跑路了。

不久,王明离开延安,去武汉主持长江局。

张国焘仍然当他的边区政府代主席。

5、张国焘叛逃

1938年4月4日,清明节,是国共双方共同祭拜黄帝陵的日子。

国民党派出的是西北行营主任蒋鼎文。我党本来派出的是边区政府秘书长曹立如,但张国焘提出以陕甘宁边区代主席身份亲自前往。

1938年4月3日,张国焘带上他的秘书、警卫员张海和一个12人的警卫班,乘坐一辆卡车从延安出发,到达黄帝陵所在的中部县。

1938年4月4日,张国焘与蒋鼎文一同参加了祭陵活动,并且一起游览了黄陵。两人有说有笑,当晚住宿在一处。

1938年4月5日,张国焘让秘书同警卫班战士先回延安,自己一头钻进了蒋鼎文的小卧车。警卫员张海只得坐上蒋鼎文卫士们的大卡车,一起去了西安。

到西安后,张国焘住进了国民党的豪华宾馆西京招待所,却不与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联系。

1938年4月7日,国民党安排张国焘去武汉。武汉是当时国民政府所在地。

临走时,张国焘打电话给林伯渠,要他到车站来谈话。张国焘对林老发泄了一通不满,并说他要到武汉去。

林老给中央和长江局报告了张国焘出走的情况。

1938年4月8日早晨,长江局收到电报后,周恩来安排李克农去汉口火车站抢人,把张国焘接到长江局来。

李克农带着机要科长童小鹏、总务科长邱南章、周恩来的副官吴志坚一道去堵张国焘。

1938年4月11日19时,邱南章找到最后一节车厢,发现了张国焘。李克农上车对张国焘客气地说,王明同志和周副主席派我们来接你。

张国焘十分恐惧。

李克农陪张国焘坐上小汽车到长江局办事处去,随行的国民党两个特务一个尾随,一个去报信。

张国焘死活不肯去长江局,李克农只好给他找了一个小旅馆住下,留下邱南章、吴志坚看护张国焘。

1938年4月11日夜,王明、周恩来、博古、凯丰等长江局负责人在李克农陪同下来到旅馆。

不管众人怎么说,张国焘就是不肯去长江局。

最后,周恩来要张国焘打电报给中央承认错误,张国焘写了一个电报稿:

毛、洛:弟于今晚抵汉,不告而去,歉甚。希望能在汉派些工作。国焘。

1938年4月12日,中央书记处复电王明、周恩来:为表仁至义尽,我们决定再给张国焘一电,请照转。

电文是:

国焘同志:

我兄去后,甚以为念。当此民族危机,我党内部尤应团结一致,为全党全民模范,方能团结全国,挽救危亡。我兄爱党爱国,当能明察及此。政府工作重要,尚望早日归来,不胜企盼。

弟毛泽东、洛甫、康生、陈云、刘少奇。

周恩来拿着中央的电报到旅馆给张国焘看过。周恩来给他两天考虑时间。

1938年4月14日晚,两天时间到。周恩来、王明、博古、李克农又去找张国焘,劝说无效。

李克农便拿出特工本领,把张国焘塞进了汽车,拉回到长江局办事处。

张国焘搬到办事处后,一再向周恩来提出要见蒋介石,向蒋介石报告边区政府工作。因为张国焘还没被罢免,周恩来不好拒绝。

1938年4月16日上午,周恩来陪张国焘去武昌见蒋介石。

张国焘见到蒋就说:兄弟在外糊涂多年。

周恩来立即针锋相对地说:你糊涂,我可不糊涂。

蒋介石看到这场面,也不好多说,敷衍了几句就结束了接见。

1938年4月16日下午,张国焘在街上转到天黑,又提出要过江去。在轮渡码头,当客人走完要关铁栅门时,张国焘突然跳上船,想摆脱吴志坚。吴志坚早有防备,紧跟张国焘上了船。到了武昌,吴志坚乘张国焘休息,赶紧打电话通知长江局。

办事处正四下寻找张国焘,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把张国焘拉回汉口。这次张国焘死活不肯再回去,只好把他安排在太平洋饭店住下来。

至此,周恩来认为张国焘是决心叛党了。

1938年4月17日上午,周恩来、王明、博古最后一次一同来到饭店,与张国焘作最后的谈话。

周恩来给张国焘3个选择:

1、改正错误,回党工作。

2、向党请假,暂时休息一个时期。

3、自动声明脱党,党宣布开除他的党籍。

张国焘表示第1条不可能,可以从第2、3条考虑。

张国焘要求考虑两天再答复。

周恩来等走后不久,张国焘就打电话约戴笠来饭店谈话,表示了投靠国民党的意向。

军统派来两辆车和几个特务,两个上前抱住看守张国焘的邱南章,一个拉着张国焘上车。

张国焘走后,邱南章回到房间,看到张国焘留给周恩来的字条:兄弟已决定采取第3条办法,已移居别处,请不必派人找,至要。

邱南章马上回办事处,向周恩来汇报。

长江局当夜开会研究,由周恩来起草了给中央的电报,报告了张国焘叛变经过,建议中央公开宣布开除张国焘的党籍。

1938年4月18日,中共中央作出决定,开除张国焘的党籍。

1938年4月22日,《新华日报》公开发表了党中央《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》。

1938年5月5日,延安《新中华报》刊登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七号命令,开除了张国焘的政府职务。嗣后凡张国焘一切言论行动,本政府概不负责。

6、被抛弃的杨子烈

18年的革命生涯,张国焘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开始,最终却以叛徒二字画上了句号。

张国焘叛逃时瞒过了身边的所有人,包括他的夫人杨子烈,而杨子烈此时已经怀孕6个月了。

张国焘对不起杨子烈啊。

当杨子烈在日记中打发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时,中央已经作出了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。

中组部部长陈云把杨子烈喊到他的办公室,正式通知她:子烈同志,最近党内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党的大事。国焘走了!

陈云告诉杨子烈,张国焘从汉口给她来了一封信,问她去不去。

杨子烈有顾虑,说回去考虑一下。

但是,当杨子烈向陈昌浩等人求助时,他们都选择了躲避不见。

杨子烈发现自己已经从首长夫人变成了叛徒老婆,感到自己被所有人抛弃了。

第二天,杨子烈找到毛泽东,说:他为什么要走,我不明白。我想去汉口找他,问个明白,把他找回来。

毛泽东说:好呀,你若能把国焘找回来,那你就是大功臣。

几天后,原来准备送往苏联学习的张国焘长子张海威被专程送回,与杨子烈团聚。

杨子烈准备妥当,去要求毛泽东批准放行。

毛泽东对杨子烈说:你是好的,一切都因为国焘不好。你去了汉口以后生养孩子的一切费用,党都可以负责。你无论任何时候都可以回到党里来。

就这样,杨子烈带着儿子张海威、妹妹杨子玉,坐在卡车上,离开了居住不到一年的延安。

7、张国焘叛逃以后

跟张国焘一起出走的警卫员张海,在张国焘投向国民党后,与他划清界线,回到了延安。

张国焘的叛逃非但没有损害党的组织,反而成为纯洁党组织的好事。

如果张国焘一直留在党内,与他的斗争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。

所以毛泽东说:

我们有经验一条,就是张国焘跑了并不坏。

朱德总司令说:

中国革命就好比一列长途列车,有的人在小站就下车了,也有人上车,而大多数留在火车上,直到列车抵达目的地。